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亲子教育

养废一个孩子,有多简单?

发布时间:2019-10-24 浏览次数:1035




有个脾气暴躁的母亲是什么体验?


那天,我在火车上注意到一对母女。


1.


十分钟之内,妈妈不断地对孩子说:“你真是太讨厌了,我以后都不带你出来了,你怎么这么烦人啊,别动了,别动了。”小孩子听见后并没有哭闹,只是偶尔偏着头发个呆。


小孩子又在妈妈旁边东跑西颠,妈妈说:“你别跑了。”邻座的一个叔叔看到对孩子说:“你可别乱跑,你乱跑要被坏人抓走了。”妈妈附和:“到时候就是别人给你冲奶奶了。”小孩子转头就哭了。



叔叔一惊:“咋整,我给吓哭了。”妈妈在一旁对着叔叔一笑,仿佛并未因他将宝宝吓哭而责怪他。


妈妈要去上厕所说:“你先坐在这,我去上个厕所就回来,不要乱跑哦!”小孩子不依不饶,一定要跟着妈妈才放心。


妈妈躺在床铺上眯着,刚闭上眼睛,小孩子就开始哭闹。妈妈说:“你都不让我睡觉,我一睡着就一觉不醒了。”小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2.


当小孩子对床铺旁的上下铺爬梯跃跃欲试时,妈妈心念一动有模有样的给大老虎打电话:“大老虎,你看她都不听话,她不听话你就把她带走吧,我也不要她了,吧啦吧啦。”


小孩子听到妈妈的电话,目光呆滞、有一丝惊恐,走过来将妈妈手里的电话打掉,奶声奶气地说:“不要让大老虎过来。”


当晚,小孩子将自己的头试探地伸入上下铺爬梯的空隙中,突然卡住,拔不出来,小孩发出了震天的哭声,可给妈妈急坏了。


终于小孩将头拔出来,妈妈上前狠狠一打,说:“还伸不伸进去了?”


小孩子滚来滚去不睡觉,妈妈说:“你再不睡觉就下车吧。”小孩子:“我不下去,你下车。


妈妈说:“那我下去,我就不要你了。”小孩子嘴噘得老高,打了妈妈一下。


3.


早上,小孩子爬起来欢声笑语,又开始问妈妈问题。


妈妈一脸不耐烦:“我的祖宗呀,你能不能不说话了?真是烦死我了!”然后做了一个虚拟的动作,将小孩子的嘴巴当成口袋,用手将小孩的嘴巴虚拟拉上:“别说话了!”


小孩很快忘记,和邻座的阿姨说话,妈妈立即说:“不是不让你说话吗?”小孩子的眼睛看了看妈妈,掠过一丝尴尬。


她上前做了一个动作将妈妈的嘴巴也拉起来。妈妈说:“咱俩比,谁也不许说话。”小孩子却又给妈妈的嘴巴拉开了,眉开眼笑。


邻座的阿姨:“小朋友你几岁了?”

妈妈抢答:“三岁了。”

小朋友趴着窗户说:“有羊、有羊。”

邻座的阿姨说:“哪里有羊啊?”

小朋友笑呵呵:“有羊有羊……”

邻座的阿姨说:“你想象出来的吧~



被母亲扼杀的孩子


一直在观察这对母女相处方式的我,内心有点沉重。


我很难想象这个小孩十年后、二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还能像现在这样天真活泼吗?




由于我的学习背景,我知道这里正在发生什么:


1.

被扼杀的语言天分


一个人之所以是人才,是他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和他人交流。如口语、书写、多国语言、甚至艺术表达等。无论是写作、画画、创作,都来源于想表达自己,想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语言不仅仅是表达的一种方式,还可以成为治疗的一种途径,语言障碍也可能是一种心理症状。




这个妈妈正在用自己的坏情绪,扼杀孩子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从想和另一个人交流开始的,当孩子对世界好奇,向妈妈提问时,妈妈并不愿意告诉小孩,说她烦,让她把嘴巴封上,也不让她和其他人交流。


妈妈在孩子三岁时不断破坏交流的流畅性,给孩子想表达自己和与人交流制造难度,很有可能会制造出孩子的语言障碍。


如,语文学不好,学不会英文,或者越来越沉默,无法和他人沟通。


2.

被抛弃的创伤


妈妈反复说的词汇:“我不要你了,被坏人抓走,大老虎把你带走。”她用这种方式吓唬小孩,看上去小孩乖顺了,其实小孩内在正处于强烈的恐惧感中。


“孩子恐惧自己随时被丢弃”所以她才一定跟随母亲上厕所,当母亲一睡觉她就哭泣。


跟随母亲上厕所是害怕母亲在上厕所的途中丢弃自己;睡觉是母亲短暂的离开她,母亲还说:“我会一睡不起,”更加深她对母亲会消失的恐惧。


这位妈妈一直用,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会丢弃你,来威胁孩子听话。整天被如此威胁的孩子长大后,她的情感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她能够相信朋友、伴侣的关系是稳固可靠的吗?她能相信他们会对自己忠诚吗?我想,这种信任对她来说十分困难。




猜测一下:长大后她可能会恐惧爱人的不忠,恐惧朋友想和自己绝交,恐惧在工作岗位上会被老板裁员,这恐惧如影随形。


源于这些童年的事件可能会被忘记,但是感受却从不会消失,它会根植在你的身体中随时被唤醒。


3.

无法被容纳的情绪


晚上,小孩将自己的头卡在了上下铺爬梯的空隙中,哭得震天响。我对此有两个理解:


 当她被卡住,她就不会随时被母亲丢弃。


 母亲对她所说:“不要玩闹,不要奔跑,不要提问,不要说话,”她受到了惩罚,将自己困住。




我认为她母亲正使用语言暴力。正是因为她太小、不懂事、以后还会忘记、又不能还手,才对她为所欲为。


可以想一想,如果在平行的伴侣关系中这样说:“你真讨厌,不要再说话了,我不要你了。”这样的伴侣关系会破碎,有的即便还维持着婚姻的形式,但内里却早已碎成了渣。


在朋友关系中认真地说这种话,被绝交的风险非常大。


如果她的母亲对对面的叔叔说:“你别说话了。”大打出手、发生暴力的可能性非常高。


所以这根本不是爱,是一种语言暴力。


但孩子听到后,并没有大哭大闹。可能是因为攻击太频繁,就好像一根小针扎入身体,还不等反应,另一根针就又扎进来,然后无数根针一同上来。


这些无法被处理、被表达的情绪,在小孩身上出现痕迹:她短暂的沉默、麻木、打妈妈、口头上丢弃妈妈,和对窗外有羊吃草的场景想象。都呈现这种情绪存在,她在对抗这种情绪。




有人说,想象力的出现是帮助我们对抗痛苦,想象的世界越梦幻美丽,现实世界越苍白惨淡。


就好像是初中生、高中生,会逃避学业、回避父母,躲在网络的世界不出来。


这些在童年中与母亲相处形成的:恐惧、焦虑、愤怒、敌意、沉默、厌恶、惊恐,总会在成年后影响她的亲密关系。


因为那些情绪从未消失,只是成为了埋在身体中的电源,只要你触碰敏感区,就会被点亮。




你有责任去改变让自己幸福


最后,这位妈妈当然不是一无是处,她也有时对孩子温柔,给孩子亲亲抱抱举高高。


实际上她并不是有意用“语言暴力”来伤害她的小孩,她仅仅是控制不了,控制不了自己的坏脾气,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活。



这才是真正的悲剧:从未被爱过的母亲,只能给孩子惊恐,然后情感暴力代代相传。


这是来自家族的诅咒,如果妈妈没有解咒,她会亲手为孩子套上紧箍咒。


有人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是无辜的。”


同样,没有一个人有资格不通过改变来使自己幸福,因为这从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


往小了说这关系到你爱人的性福与幸福,和你孩子的情感与自由,往大了说这关系到整个家族的传承。


所以,你既是一个独立的人,又永远是庞大团体的一分子,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单独活着。



作者:李姝婷 曾奇峰工作室内容编辑,国家三级咨询师,文字是一种记录,思想才是内涵,我希望用独特的视角理解生活



文章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