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心理文章

让我痛苦的是,我被骗了

发布时间:2019-7-24 浏览次数:2316



1.

我们都被骗了什么


我先讲三个关于“欺骗”的真实故事。


故事一:


大约四年多前,我父亲来我上班的城市看我。他不是第一次出远门,也不是头一回来我这。但是在火车站,他被小超市的坏老板骗走了一千五百块钱。


事情的经过是:我父亲下车后想提一箱牛奶给我,于是进了那家超市,结果交钱时老板说我父亲的行李包把一个装着玉镯子的盒子打翻了。而当时也确实有东西从柜台上掉了下去。老板捡起盒子,让我父亲确认打翻的后果——玉镯子有一个明显的裂缝。超市里的几个人围了过来,威胁我父亲花一千五百块钱买下了那个有裂纹的“玉镯子”。


拿着镯子回到我的住处,我父亲那一整天都没有吃什么东西,像是就在那一天,突然老了。



故事二:


我有一位来访者是一个休学的大二男生。他带着点兴奋劲儿告诉我他在认真服用抗抑郁药,并且说大夫的诊断书上建议他在服药治疗的同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于是他找到了我。他的兴奋让我觉得抑郁对他而言好像真的是挺不错的一件事。


而他的抑郁是因为突然发现他的父母早在十多年前就离婚了,只是一直骗着他。他不能接受,因为这十多年来明明他们还是生活在一个家里;他不能接受,因为父母居然是合起伙来骗自己的,就为了他考大学;他不能接受,因为现在已经成了既定事实,他的父亲早已经和另一个女人结了婚,还有一个四岁多的小女儿。


我突然联想到另一个来访者被自己的母亲拿着父亲的手机欺骗的事:为了高考,他的母亲隐瞒了他父亲在外地突然去世的真相,一直拿着丈夫的手机跟孩子发短信……


故事三:


上大学那会儿,同寝有一个挺朴实的小姑娘,真的算是各方面都一般,暂时也还没有男朋友。


某天,她开心地跟我们宣告:终于恋爱了。男生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人物”,还据说对她很好。


就那么过了两三个月,有天晚上她突然坐起来嚎啕大哭,我们也被吓坏了,赶紧地关切她怎么了。她从帐子里伸出手机,我们看了那条确实锥心的信息:


“对不起,因为越接触得深我越知道你是好姑娘,所以我不忍心再骗你了。我跟你在一起,只是为了多接近小A(同寝姑娘的小老乡),希望你大人大量,别责怪小A,我不想再继续伤害你了,我们分手吧。”


那一晚上,好像我们六个人关乎青春的梦都碎了一般。



2.

我们都痛苦什么


 痛苦的是:欺骗者触发了我们的认知失调


父亲被玉镯子骗了的那天,我也几乎一夜未睡,我那个一直高高在上、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父亲,居然被市井中那么低俗拙劣的手段给骗了。我心疼的不是一千五百块钱,我心疼的是父亲那塑造了大半辈子的伟岸形象。




好像在青春期都没能被我推翻的父亲权威,被这件事给挑战了。


而他既然是我心目中的那般高大,又怎么轻易就成了骗子的目标?


当前,大部分的心理学研究者都同意:欺骗是在明知真相的情况下故意对事实进行隐瞒、歪曲或凭空编造虚假信息以误导他人的行为。


那也就是说,骗子似乎在某种意义上刻意彰显了他们比我们高明又坚定的地方,就是我吃定你了,你能把我怎么样?


所以让我痛苦的是,这件事让我认知失调了,同时这样的认知失调引起了我强烈的不适感:


我怎么才能接受“父亲并不是万能的”这个事实?要多久我才能接受这件事的发生与我惯有的认知并没有完全矛盾?


1957年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论,到现在也还是能解释很多的心理现象。就比如,典型的认知失调群体——吸烟者。吸烟是伤害身体的,那么就抓紧戒烟?戒烟是痛苦的,那么默默持续着?其实吸烟也不一定就致癌的不是么,所以戒烟干嘛呢?


终究,我们不过就是想找一条能让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平衡、一致起来的路子。找不到,就陷入痛苦的情绪状态当中。被欺骗这件事,一样的道理,我们的痛苦期,也就是一种认知失调期。


 痛苦的是:欺骗者让我们的记忆成了假的


我的来访者想让他的抑郁一直一直持续下去,这样他就可以一直休学。休学有什么好的呢?休了学,他就成了这个家里的一个“疮”,谁也赶不走,谁也治不了。总之,“我在这,你们就别想痛快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你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他这么愤恨干什么?因为他可不想只有自己是痛苦的。而他痛苦的是要抹去、推翻这十多年脑海中所有的记忆,谈何容易?




心理学家Perner在1991年得出欺骗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有意性、策略性(或手段性)和信念性。其中:


有意性是指欺骗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策略性(或手段性)是指欺骗是欺骗者利用策略或方法来误导他人行为的活动;


信念性是指欺骗来源于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意图培养他人的错误信念,以至于使他人产生错误或进入误区。


所以,来访者的父母们成功地运用了上述三种策略,让他的记忆成了错误、冲突织就的破网。在他的信念里:他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也许不幸福、不完美,但存在。


现在,记忆成了假的,那么他的人生也就成了假的。


 痛苦的是:欺骗者让我们陷入了自我怀疑


同寝的姑娘,接下来的三年都没再建立亲密关系,不是没人再追她,只是她总是觉得,自己确实不值得拥有什么美好的情感,因为毋庸置疑,自己就是不够好。


这是什么逻辑?对,是对欺骗者的认同,进而陷入自我怀疑。


还有一种更可怕的认同,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就比如,近来网络上热议的“PUA”,一场针对女性的骗子盛宴,骗钱又骗情。而不可思议的是,一些女性在发现真相之后居然祈求不要对骗子进行惩处。因为她们宁愿相信这世上还有人那么地夸奖她、赞美她、欣赏她,也不要去相信这一切都只是对方冲着利益来的。


说到底,她们自己也从来没觉得自己是美好的。


心理学研究指出,自我怀疑与自我价值、自尊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而其中,自我价值包括两个方面:自我悦纳和自我胜任。自我悦纳是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客体进行评价,也就是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自我胜任是对自己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评估。而且,自我胜任又是自尊决定性的、独特的维度。那么简单说,自我怀疑就是对自己胜任力的一种质疑。包括,不能胜任关系中的角色。


这便也是极为痛苦的事之一。



3.

我们都会被骗的


我想你应该会是与我相似,在得知被骗的下一秒,数遍了骗子的祖宗八辈,也骂了自己八百遍,怎么如此愚蠢?怎么如此迟钝?怎么如此不幸?


可是亲爱的,其实我们也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好骗,我们也没有说起来的那么痴傻,我们并不是一下子就成了骗子的目标。



只是因为,我们对生活还有一些期待和向往,所以被有心的人暂时拿捏住了咽喉;只是因为,我们对人性的底线还有一丝真善美的希望,所以我们在危机到来前甚至不相信会发生这么过分的事;只是因为,我们不太擅长咄咄逼人,所以很多时候默默吃了些哑巴亏。也或者,面对善意的谎言和欺骗,我们自己还不愿意戳穿。


这些因素让我们眼下某刻成了某件事的受骗者,并不是就证明我们愚笨到被人玩弄的地步。


其实欺骗是人类社会中很普遍、很常见的行为,自人类起源,就已经存在。这里普遍和常见的意思,就是有很多欺骗行为充斥在时时处处,也同时就意味着,我们都会被骗,只不过有大小区别。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至今仍然对学前儿童何时、如何发展出欺骗行为感兴趣。


连学前期儿童都能做出欺骗行为,又何况成年人?


其实,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欺骗行为的发展,本身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状态的其中一项判断指标。


何为“心理理论”?


简单说,就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知、情绪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心理学家们之所以把我们关于心理的知识称之为心理理论,是因为他们认为常人的心理知识是由日常生活中一系列心理因果关系组成的前科学知识体系。也就是虽然无法直接观察到,但能根据这个知识体系对人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而这个知识体系就像科学理论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孩子们会做出欺骗行为了,为什么就代表着“心理理论”发展了?很简单,因为说明他们懂得如何去诱导别人顺着自己的意思形成错误的信念了,这来源于他们对他人认知和行为的预测、解释。


我们的周遭世界,有太多的原因可以成为欺骗存在的理由,所以我们也大概率暴露在被欺骗的可能性情境之中。我们痛苦于欺骗所造成的物质损失、情感损耗,正是因为我们被欺骗者调动出了认知失调、造成了我们情感和记忆的错码甚至导致了我们的自我怀疑。


但终究,我们没必要为欺骗者随机使出的伎俩去颠覆自己的人生。


有了认知失调,我们才会意识到去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达到平衡;有了记忆错码,总好过我们永远陷在泥潭;有了自我怀疑,我们便可以更早更好地去意识到我们还需要追求什么进步。


欺骗很可恶,被欺骗很痛苦,走出欺骗就是晴天。



作者:一叶舟  心理学本硕,专业学习12年,国家二级咨询师,二宝妈妈,潜心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文章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