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婚姻与情感

何以一见钟情?面孔吸引力的晕轮效应与泛化效应

发布时间:2018-3-15 浏览次数:2731

找到心仪的对象这一择偶问题不仅受到单身汪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的关注,更是受到社会心理学家的由衷青睐。“你是我的青春,一场最美的相遇”,青年男女都希望在最美的时光邂逅“最美”的人共度一生。喜欢一个人往往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找到合适的小哥哥、小姐姐颜值很重要,人们也往往更喜欢接近拥有漂亮脸蛋的人。在心理学领域,由面孔所诱发的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一定程度的接近意愿便称作面孔吸引力(facial attractiveness)。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面孔在择偶时更有吸引力呢?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个陌生人匆匆一瞥就会一见钟情呢?有研究者提出,面孔吸引力是由面孔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为“丽质”是天生的,高吸引力面孔意味着更好的基因,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但现实往往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同一张面孔人们的看法各有不同。也有研究者提出,面孔吸引力评价与观察者密切相关,即“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们的研究主要解决人们在择偶过程中以下两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被高吸引力的面孔所吸引?

与他人不期而遇,惊鸿一瞥,便被对方吸引,难道冥冥之中真得自有定数吗?其实与人交往,性格为王。前人的研究也发现“好既是美”、“坏既是丑”,人们认为贴上积极特质标签的面孔也更漂亮。相反,贴上消极特质标签的面孔更不好看。长相并不出众的小角色,凭借着良好的特质,依旧可以令人刮目相看,使他人爱慕倾心。被他人所吸引可能是由于发生了晕轮效应,即那些具有积极特质的面孔才更有吸引力,“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具有良好的人品特质,才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小天使”、“小仙女”,才能使自己更容易成为对方的“有情人”。当然,如果出现“始于五官、毁于三观”那就很惨啦!



 

我们为何会对他(或她)产生一见钟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欧巴或么么哒,同样一张面孔,有的人觉得美,而有的人却觉得丑。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爱屋才会及乌;当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就是说,对一个人莫名的喜好可能由于泛化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面孔的特质通过面孔结构的相似性发生泛化,使相似的新面孔与熟悉面孔具有效价一致的印象,心目中的西施或东施可能是熟悉的面孔泛化而来。



 

为了解决一见钟情的来源及发生机制的问题,我们通过两个实验采用“学习—评价”任务,探讨了人们对陌生面孔吸引力评价的发生过程。在实验中,我们让参与者对中性面孔和不同效价的特质信息进行匹配学习后形成关于面孔的印象,然后对学习过的熟悉面孔和陌生的相似面孔进行特质和吸引力评价。结果发现,熟悉面孔的印象通过两条路径对陌生面孔吸引力评价产生影响:一方面,熟悉面孔的特质会发生晕轮效应进而通过泛化效应影响陌生面孔的吸引力评价,具有积极特质的熟悉面孔往往被评价为更有吸引力,进而与其相似的陌生面孔的吸引力评价也更高;另一方面,熟悉面孔的特质也可以通过泛化改变陌生面孔的特质评价,进而出现晕轮效应影响陌生面孔的吸引力评价,与积极特质熟悉面孔相似的陌生面孔的特质也是积极的,该陌生面孔的吸引力评价也更高。而熟悉面孔具有消极特质,则与其相似的陌生面孔特质更消极,该面孔的吸引力评价也更低。

因此,我们认为之所以会发生“一见钟情”,是由于人们通过社会交往在头脑中储存了具有良好形象的小哥哥、小姐姐,当遇到的陌生人与心目中的Ta相似时,人们可能会对其一见钟情。但是,颜控有风险,相面需谨慎!这种一见钟情的感觉只是一种积极的偏见。在看脸的社会,甚至有人忍受皮肉之苦,希望通过整容等手段成为大众眼中的情人,结果有时候也会东施效颦,把自己搞成了“四不像”。只有通过积极的行为才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吸引力,日常攒人品才是正道。此外,为了减少头脑一热,不分对错的非理性决策,对待他人的第一印象更需要结合多种信息综合判断,以便找到属于自己的能够海枯石烂的爱情。

本项研究由宁波大学社会认知与行为实验室已毕业研究生李玥和在读研究生韩尚锋共同完成,课题组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揭示面孔吸引力知觉的形成及其变化机制问题,希望通过面孔吸引力的研究来揭示人们对面孔的审美心理机制,以克服因面孔所带来的社会偏见,为人们有效地改善自身印象,在择偶和相亲中做出理性选择,提升亲密关系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