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儿童与青少年

青少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真实自我与虚假自我

发布时间:2022-9-24 浏览次数:855

青少年正在形成构建理想自我的能力,这种能力有时候令他们感到困惑。尽管他们能够意识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差距这表明青少年在认知上有所进步,但人本主义理论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1950认为,两者间的巨大差距是适应不良的标志。一个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他想成的样子)之间差距太大,会产生失败感和自我批评,甚至引发抑郁。




有些理论家认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巨大差距是适应不良的表现,其他理论家则不这么认为,尤其在青少年阶段这种差距未必就是适应不良。有一种观点认为理想自我或者想象自我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有关可能自我(possible self):个体未来可会成为什么人,他们想成为什么人,害怕成为什么人(Cota-RoblesNeiss& Hunt2000;Dunkel & Kerpelman2004;Markus &Nurius1986)。因此,青少年的可能自不仅包括他们希望成为的样子,也包括他们担心成为的样子(Martin1997)从这种观点来看,青少年身上同时存在希望成为的理想自我和害怕成为的理想自我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因为它们平衡了青少年的观点和动机。也就是说,未来积极自我的特点(进入好大学、被人赞赏、职业成功)可以引导青少年的积极行为,而未来消极自我的特点(业、孤独、没进如好大学)可以明确青少年要避免的行为。


青少年能否区分出真实自我和虚假自我呢?一项研究探索了这个问题(Harter& Lee1989)。结果发现,青少年最有可能在同班同学面前或者在浪漫关系和约会的情境下表现出虚假自我,面对亲密朋友他们最不可能表现出虚假自我。青少年可能是为了给到人留下好印象而表现虚假自我,也可能是为了尝试新的行为和角色而这么做。他们可能感觉到其他人不理解他们的真实自我,或者别人迫使他们以虚假的方式行事。有些青少年报告说,他们不喜欢自己虚假自我的行为,但也有青少年说这并不让他们感到困抗哈特、斯托克、鲁宾逊(HarterStocker&Robinson1996)发现,那些认为能够得到家庭支持的青少年,更能体验到自我的真实状态。


本文摘自《青少年心理学》(第11版)

作者:John W.Santrock

译者:寇彧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