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晓然原创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发布时间:2015-4-20 浏览次数:4935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可能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存在着类似的需求。只不过一直被放在我们的心底,很少有机会让他冒出来。这些需求就如同我们内心都有个我们不知道的自己,这个“自己”可能是不太允许被呈现、表达的。

    在心理咨询室中,我们恰恰做的就是这个工作。帮助来访者以更恰当的方式去表达、去获得我们内心的需求。这样的需求也可能反映为我们内心的情感、欲望和幻想,生命的源泉,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是我们幸福指数的参照。

    可以想象,若我们的内心存在这样的欲望,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以至于这个欲望始终不可实现,这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也许从一开始我们的觉察不明显,但慢慢的,这种感觉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甚至日思夜想,直至开始影响我们的现实工作、生活,这个时候,别说是旁观者,哪怕是我们自己告诉自己,“这不现实,这是不应该的”等等,可能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这个欲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与生俱来的,被压抑的,不可剥夺的,是我们存在的动力源泉。

    当我们还足够小时,注意,这里我说的“足够小”是指我们还尚未被这个世界过多的影响或启蒙时。那时的我们是自然、率性的。内心对这个世界还充满幻想、童真,亦不会为任何现实因素所束缚,有着对这个世界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无论这些是否可以实现,这时的我们会允许内心的情感、幻想自由的表达。随着我们长大,从婴幼儿变成儿童,这时我们会需要童话世界带给我们幻想的满足。假设谁把童话从我们的儿童世界拿开,让一个孩子直接具有成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剥夺了孩子的童年,直接跨入成人。在心理咨询中,经常会遇到来访者回忆不出童年趣事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形并不代表来访者童年真的从未有过愉悦、满足的情感体验,而是这样的童年往往有很多不被允许满足的幻想。这种被压抑的感觉充斥了整个童年记忆,导致我们经历过的愉悦、满足的感觉都没有空间存放,甚至是被挤扁在某个角落,无法伸展。

    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倾向于用两种方式对待孩子。一种情况是,父母会过度照顾孩子,极端的例子可能就是溺爱。这样的孩子现实需求可能是被过度满足的,内心幻想的空间被现实需求满足所挤占,导致孩子的幻想可能被父母给“剥夺”了,在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容易发展为缺少现实感。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围着我转的,我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再大,也是我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所有的规矩,甚至法律都是针对他人的,与我无关。这样的孩子哪怕在成年以后,都可能是生活在过度自恋的状态中,很难发展出一个客观的成人自我。当遭遇挫折时,又很容易退行到幼年状态,呈现出无能感。这类个体小则误事,大则误国。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特别严格要求孩子,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这样一来,当成长中的孩子正在慢慢接触越来越广阔的世界时,他们尝试着去探索外在世界的愿望就会被遏止了。探索外在世界本是人性中本能的需求,若父母一直传递给孩子类似这样的信息,如“世界是危险的,你必须严格按照规则做事,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你的安全……”,孩子的幻想可能就被剥夺了。孩子收到的信息是我内心的欲望是不可以被表达、呈现或满足的;我生命中外在世界的规则才是唯一重要的;我的幻想、欲望、情感只可以被深深压抑着;我自己是不重要的,满足外界的需求才是我应该去做的。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往往推崇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亲情、友情都是其次的“楷模”。这时候,我们的幻想、需求就更不知道在哪了。工作、赚钱可以变成一个回避亲情很好的理由,藉此也就逃避了与自我内在的触碰,忽略掉自我人性的部分,把自己物化为工作或赚钱的机器。就好比一台计算机,明明具备很高的功能,但却只能执行单一的程序,浪费了太多的资源。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如同一台计算机接收到某个指令,激发了我们内在某个一直存在而不被运用的程序,扰动到我们很多人的内心。更是激发了我们内心无意识的幻想与欲望,也就相当于激发起人类自我的存在感。告诉我们要去倾听我们内心的声音,去关注我们内心情感体验的需求。

作者  晓然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