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亲子教育

自我陶醉的心理意义

发布时间:2020-7-28 浏览次数:1395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会持续不断关注自己,并且将这种行为方式变成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唯有关注自己,生活才是真实和现实的。


自我陶醉与慷慨

  自我陶醉的人和慷慨的人完全不同。慷慨的人认为幸福在于给予和分享,相反,自顾自怜的人的只是为了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

  尽管自我陶醉的人总是尝试着让自己得到满足,但是他们并不快乐,他们也不会获得真实的满足感,他们只是下意识的陷入到了追求自己欲望的迷津之中,这种个人主义倾向只会让他们远离人群。

  自我陶醉的人通过自我专注和虚荣心不断的陷入到这个泥潭之中。这是一种主观的、扭曲的、片面的现实观念。


自我陶醉之人的4个特点

1、对物质的依恋

自我陶醉的人对物质的依恋更胜于人和人的联结,他们之所以会对物质有更重的依恋感,是因为他们很难放弃他们拥有的物质、也很难断开他们和物质之间的情感联结。

他们在生活中关注的是自己缺失的部分,他们很少、甚至从不会对他所拥有的东西有任何的感激之情。正因为如此,自顾自怜意味着他们不会满足、想要更多。

2、对他人缺乏同理心

生活总会遇到一些困难,除了自己需要努力付出之外,也需要亲戚、朋友或同事的帮助。

一个自我陶醉的人很难考虑别人的立场,无法从他人的观点进行思考,他们期望别人屈服于自己,按照自己的期望行事。结果就会让他们在别人面前表现出一种自大傲慢的态度。

3、他不会采及葑菲,只会颐指气使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一个自我陶醉的人会把自己摆在别人面前,认为他们自己需求要比别人的需求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这种对自己需求合理性的预设,导致了他们自认为自己有权这样做。因此,当别人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时,他们就会生气。

4、只对自己慷慨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经济成本的,尽管时间财产的属性并不明显,但是,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期望来管理自己的时间。自我陶醉的人也不愿意把时间花在那些和自己的欲望没有完全联系的人和事情之上。


摆脱自我陶醉的5个建议

那么,我们该如何如何克服这种自我陶醉的心态呢?以下的5个小建议特别有用,

对我们来说,发现别人的自我陶醉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但是,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固步自封。如果您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发现有些事情和自己想得不一样,这就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现今的社会,在不断满足个人欲望的时候,也会让个人主义的自我陶醉大行其道。然而,这些行为最终会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之中,自我陶醉并不能让我们更快乐。以下的建议能够让我们摆脱自我陶醉的束缚。

1、考虑自我陶醉带来的后果

如果你太过考虑自己,那么,就会受到这些自我陶醉行为带了的苦果,例如,在人际关系中被孤立,感到沟通困难,无法参与到大家的讨论之中,或者发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疏远。

这意味着您必须要在追求自己需求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要承担这样的后果,要为自己的这些行为负责,而不仅仅认为别人辜负了你的期望、责怪别人。

2、改变信仰

有人爱你并不意味着他们应该一直喜欢你。你的朋友和家人也有他们自己的困难、期望、梦想、计划和幻想。不要期望其他人为那些本应由你负责的事情负责。

3、体会利他

自利和利他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也会带来不同的体验。体验、感受和观察这两种不同的状况,体会自利和利他带来的不同的快乐感受。

通过利他我们可以发现,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会得到更多,因为您越是索取,他人就越反感不愿给与。

从自利到利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熬过不再自我陶醉时的空虚感,利他需要毅力和努力,当我们想到自己需求的满足,是自己的努力,也是他人的给予时,就会更加相信他人,对自我的付出也会持有更多的期望。

4、倾听他人意见

当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突然发现——他们所爱的人陷入到了自顾自怜的陷阱之中时,他们就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如果很多人都对你的同一种行为提出了意见,那么,您就需要仔细了解、分析这些建议的真正含义。

5、更好的爱自己

自私的人相信自己非常爱自己,因为他如此的重视自己,然而,现实的结果会让他们发现,自己款待自己的方式并没有提高自己的自尊。这大概是因为自我陶醉的在苛求他人的时候,也没有放过对自己的苛求。

爱自己,意味者不再苛求自己,不再被自己内心无止境的欲望压榨、侵蚀。当我们感觉内心充盈的时候,就不会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制造一堵无形的需求之墙。


作者: mints 编译

来源:心理学空间

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均归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