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精神分析

李孟潮:精神分析的态度(三)

发布时间:2018-1-15 浏览次数:1493

31、

千年
他走过水面
走进另一个系统
他走出梦乡
纷飞的蝴蝶
顿时散作灰烬
他走进火海
音乐在空中响起
地上的人仰望
红眼睛的鹰
展开无尽的翼
他走上祭坛
仰天呼告
无云南天
烈日炎炎
如潮的红霞
在地平线处涌起

32
无所不在的视淫驱力及多重交互性文本的建构

闭目养神对现代人来说是不可想象或者不可奢望的享受。
电视和音乐步步紧逼,犹如秘密警察,不断刺激你的神经系统和欲望系统。
公车、地铁、飞机、餐馆、街头、卧室、卫生间、人民广场、旅游巴士,无处不充满着视听轰炸。
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告诉你,一定要不断发动物欲。
成为一个自动自发的物欲狂是现代人的宿命,而这被称作“成长”。在此过程中,首先是性本能被转换为物化性欲,物化性欲是工业式性欲,它其实是物欲的躯体形式,它具有物欲的所有特点:永不厌足和强迫性自我驱动。
人们获得了一切,汽车、洋房、DVD、笔记本电脑,也丧失了自由和自主意志,他们的丧失比马克思笔下的无产阶级还要彻底,甚至他们的欲望都来自于这个物化天堂的投射性认同
而多重文本的建构是对抗这种丧失的一种方式。
多重文本是指在多种文体形式可以在同一个文本中共存、对话,通过这种交互文本性的对话,被工业化束缚的无意识焦虑得以释放。
多重文本的最大特性就在于它拒绝工业化阅读欲望,一个多重文本必然是不可读的,不可以发表在任何一本时尚杂志上的。
多重文本无法被商业化,无法消费,无法复制。就像我的个性。就像你那一生一次的初恋。

33
如果你写了一个文本,然后这个文本被归类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诗歌、剧本、文献综述、论著、论文、学位论文、科普八股、专家点评、专家问答、学术专著等任何一种文体,那就说明你被语言玩弄了。
你是精神分析者,你和无意识在一起,而不是语言。
语言的作用在于分裂“心”,压抑无意识。
语言不是无意识本身。语言是无意识的锁。
揭开这把锁。开始玩弄语言。就像它玩弄你一样。
同时要尊重语言。
语言是“你”的母亲,“它”帮助“你”形成“我”。
但是实际上没有,“你”、“我”、“它”。
“你”、“我”、“它”是语言的一个游戏。

34

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要革语言的命;就像一个共产主义者,要革阶级社会的命;一个佛学修行者,要革宇宙的命。
佛经,是最好的精神分析性多重文本的代表。它组成了一个自我建构、自我结构的系统。
佛经是佛说的,可是它又是对佛的背叛,它必须在佛涅磐后面试。
佛经开头就说,“如是我闻……”
谁是哪个“闻”的“我”?
佛经在说,这是在以六触接触到的佛,这是我执见到的佛,这是神经系统对佛的记录,据说,佛曾经这么说过……

35
共产主义的理想是遥远的。
正因为遥远,才值得追求。
有理想的人生,才活得有劲儿,活得有力量。
如果你活得很无力,活得很无聊。

36
在见到来访者前,你要考虑,我做的这件事和我的理想有什么关系,我要见的这个人和我的理想有什么关系?
然后,你要放下理想,去听。

37
每个成年人,都会有政治立场。
你说,我不关心政治,我只关心赚钱。
这种无立场主义正是一种典型的政治立场。
而且是政治家最喜欢的政治立场――因为这样的人最好控制。
无立场主义,是消费主义时代的精神产品。
“你只要关心赚钱花钱就好了,我们要得就是你这样的人!”
怕就怕你关心正义、自由、理想、善良……这些东西。

38
精神分析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修养。
它类似于一种心灵的双修。                       
领悟(insight),就是内视(in-sight)――内观。
精神分析是一种双人的内观。
它和佛陀发明的单人内观不同之处在于,它侧重于对现场的移情―反移情关系进行观察。
佛教修行中很少会要求学人对师徒关系,对皈依的愿望进行观察的。

39
私有制、公有制都不是问题,私有欲才是问题。
集权主义、民主主义也不是问题,权力欲才是问题。
共产主义需要远离私有欲,这是一场深入灵魂的革命,这是一场深入基因的革命。
一岁的婴儿就会抓取母亲,把母亲当作其私有之客体了。
看起来共产主义很遥远。
我们怎么能够改造基因呢,基因不就是人性吗?
毛主席说,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人性,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人性。
这是后现代的观点,“人性”这个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建构

40                    
就在今天,就在这个地球上。就有共产主义社会。
南传佛教的僧团,是无产者团体,他们甚至不被允许触碰钱币。
五十年代在西藏进行社会主义公社改造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很多农村无须改造了,它们已经提前几百年进入社会主义。
公元前五百年,佛陀建立的共产主义社团不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戒定慧的基础上。
经由戒定慧,远离私欲,远离我执。人性得以改造。
共产主义需要佛学的技术,正像心理治疗一样。
但是佛学的宗教成份可以不要。那些东西太古老太成旧太迷信,而且在历史止的确成为过欺压民众的工具以及精神鸦片。
佛陀本人并没有说过佛学要如此发展的。

41
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产生的时代背景因素是:宗教异常地腐败和保守,以至失去了民众的信仰;科学不够发达无法提供人民所需要的心灵护佑。
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一个人走出母子关系的那种强烈的依赖性的过渡性空间。
这种关系过去是由父亲,族人中的智者如长老或祭师,宗教神职人员,巫医等人提供的。
现在,由于城市的兴起,族群的流散乱,宗教的腐败,上述角色要么消失,要么失去了人们的信任。
可是对这样一个心灵引领者-疗愈者的欲望原型会仍然存在。
这些欲望投射到治疗师身上,形成了心理治疗这个行业。
感谢这个时代的空虚,感谢人民群众的投射

42
你是因为无能才来做这个行业的。
比如说你没有能力赚大钱,没有能力到更好的院系,更好的科室。
这是你的一个自恋创伤。
你会想要修补这个伤口。比如说你开始想通过心理咨询赚大钱,向世界证明你是多么有价值。
别忘了,你当初被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吸引,是因为你认为在这里,人们不以你赚钱的多少来衡量你这个人的价值。
可是现在你拼命赚钱,想要向别人证明:“看啊,我是有价值的啊!”

43
来访者把你当作客体,你把来访者当作客体。
这种欲望就叫私有欲。是我执的一种形式。
批判不会打消此欲望,相反是强化它。
过去几十年的历史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无效。
观察这个欲望,倾听这个欲望,了解澄清这个欲望,理解这个欲望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它是如何逐渐升起,强烈、减弱、消失,然后再升起……

44
利用来访者获取心理满足,是治疗师的最明显的从业动机。
你也许是想被人肯定,也许是想交朋友,也许是想被人崇拜,也许是想证明你心理健康。
你需要知道你想利用来访者满足什么,这样你才可能越来越少地利用对方。
你要建立的是“我和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它”的关系。
把对方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而不仅仅是满足你欲望的客体,这是对他最深刻的尊重

45 
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尊重的理解是不同的。
至于理解、尊重这些不同和差异当然是咨询师这个文化场景的信条,但是这本身已经是另一种文化了。
对有些文化中的个体来说,“和我不同,这就是对我的不尊重。”,作为咨询师的你,能够尊重这种文化观念吗?
心理咨询、精神分析、心理治疗通通产生于一个崇尚“个体性”的文化背景,而这,是不是你存在文化背景呢?
你生存的文化背景中允许“个体”存在吗,允许“隐私”存在吗,允许一个人可以去见一个陌生人,告诉这个陌生人自己的秘密和痛楚,而不是告诉自己的父母、家庭、妻子、丈夫、兄弟、姐妹、朋友,然后还给这个咨询师很多钱?
你的来访者生存的文化中允许心理咨询这种形式存在吗?
如果一个人说,“什么是心理咨询,不过是骗钱。……听人说话都要这么多钱,你和我说吧。……你有什么话不能和我说的,要去找那个心理医生说,我看你就是个傻B。……家里人就是你最好的心理咨询师。”
你将会如何理解、尊重这个人呢?你会分析这个人的防御机制吗?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