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然心理咨询专注南京地区心理辅导,是您身边专业、贴心的心灵伙伴!

首页 / 婚姻与情感

亲子和婚姻关系模式的代际传递 (四)

发布时间:2017-12-30 浏览次数:3471



比如说有的父母他们一吵架或者说自己一有烦恼的时候,他们习惯于隔离这个烦恼,然后通过把这个注意力全部放到孩子身上的方式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那这样这些父母暂时就不用去处理自己的烦恼了。


但是这样一来他们过度的注意力就像一个大大的篮球一样砸在了这些孩子身上,会让这些孩子头上好像压了一个东西,不堪重负。


有的孩子比较乖,会觉得父母是为自己好,可能就会做的凡事很小心,生怕做错什么事情,慢慢的长大了可能就变成一个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


有的孩子会很烦,不停的反抗,然后不停的反抗父母,可能长大了就成为一个品行障碍的孩子,那有的孩子可能又不敢反抗,又想帮助父母,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帮助,然后慢慢的把这些情绪全部转向内在的攻击,可能长大以后就变成了一个抑郁症或者躯体化障碍的孩子。


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这些孩子都是被家庭投射过程投射过去,接到了来自自己的父母或者说自己的爷爷奶奶,自己的外公,外婆投过来的这个情绪的或者是生活习惯的“篮球”,而没有办法撒手的孩子。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想像了,这样的个体他走的再远,他岁数再大,他即使到七老八十了,他一想到他过世的父母他手里面那个沉甸甸的“篮球”就一直还在那边对吗,他不管走到哪里,他手里边都抱着那个球,所以说他也没有办法自由的展开自己的拳脚。所以说我们才会说,家庭的影响和这个烙印打在你身上,不管你跑到哪里,你都摆脱不了。


     那实在摆脱不了怎么办呢,因为有的家庭的那种情绪实在是太多了,让子女会受不了,有的子女他实在摆脱不掉他又不知道怎么办,有的子女他实在摆脱不掉又得必须要生存下来,他必须要执行自己的社会功能,有的孩子他们就会用情感阻断的方式来梳理和原生家庭之间过度的纠缠。





      那什么叫情感阻断呢,就是这个孩子他被卷入到原生家庭的冲突和情绪当中太多了,他又想独立,但是他又没有办法完全的摆脱这种影响,他就只能用一刀切的方式,一刀强行把自己和原生家庭的情感连接斩断开来。这种孩子实际上只是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自由或者说虚假的一种情感独立的一种假象。


     我曾经就见过这样一个案例,那个案例里边就是他的儿子从读大学以后他就再也不根他的父母联系了,特别是不跟他的妈妈联系。


     因为他的妈妈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按他的说法,只要在他的记忆当中他的妈妈稍微和他的爸爸吵吵架,他的妈妈就会满地打滚,要死要活的那种人,而他的妈妈也把这种模式用到了和他相处的过程当中,所以说他就非常的受不了他妈妈的那些情绪。


     在他上大学以后他也是能不打电话回家就不打电话回家,每次只要一接到他妈妈的电话他就会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全身出汗,就是典型的那种像动物一样处于危机下面的应击的状态。


     那他为了避免这些痛苦的体验他就采取了一个方法,索性就不打电话给他家里面,实在受不了了要打电话了也是草草敷衍了事,跟他爸爸,跟他妈妈随便说两句,然后说没什么事我就挂了,就不讲了。


    当他毕业以后采取了一个更极端的方式,就是他不留在国内工作,他跑到了南非一家中国的工厂去工作,一去就是七八年,不跟家里边有任何的联系,但是他即使跑的那么远,他还是发现他摆脱不了他父母对他的影响。





     最典型一个表现就是每年到他妈生日的那一天他就会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焦虑,没有办法上班,这就是我们说的情感阻断。


     他为了得到一种所谓的独立和解放,从地域上和情感上强行的把他和原生家庭的连接斩断,但这种斩断本身并没有使那个情绪得到处理,不是一种真正的解脱,而只是一种极度痛苦的情况下面采取的一种暂时的将就的一种应对的方式。


     所以说当时面对这个案例的时候,采取的一个方式也是先去倾听和了解,他对于他父母的压在心里边多年没能表达出来的愤怒,悲哀,他实际上一直渴望的是他的妈妈能够真正像妈妈一样安慰他一次,肯定他一次,表扬他一次。


     当时就是一个40岁的男人,他就坐在治疗室里边,声泪俱下的说他这么多年最渴望的就是他妈妈跟他说一声没事的,爸爸妈妈是爱你的,不管遇到多大的问题爸爸妈妈都支持你,他就是说我感觉这么多年来他妈妈不像他妈妈,他妈妈像他的女儿,他还要反过来照顾他妈妈,所以这个案例里边也是先去倾听和接了这个来访者的这些情绪和感受。


     然后帮助他把自己的这些伤痕暂时抚平以后,再去鼓励她重新需要他的妈妈和他的爸爸建立连接去梳理这些没有处理的心结。


     最后这个案例他也意识到说,我的父母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他们的婚姻我没有办法帮他们,但是我可以为自己做决定,我可以让自己慢慢的真的分化开来,不去受我妈妈的情绪影响。


    我妈妈有情绪那是她的情绪,我能做的就是必要的时候听她的情绪,但是我不能为她的情绪负责,最后这个案例就是做到这一步,他的父母的婚姻的冲突也还在,但是那个已经不再会是那个会让他要死要活的一个原因了。上面就是我们讲的情感阻断。


     那么原生家庭的影响除了通过分化,通过三角化,通过培养我们不同情绪反应模式,还有除了通过家庭投射过程,除了情感阻断来影响我们以外,实际上在多子女家庭当中,就是那个孩子出生的顺序,也就是同胞的位置实际上也会对个体的行为模式有一个显著的塑造的作用。





     最典型的就是多子女家庭当中,一般在多子女家庭当中老大和排名中间的孩子还有老幺那个行为习惯和思考的模式是不太一样的。


     一般老大因为是家里边年龄最大的孩子,那从小一般会帮着爸爸妈妈承担一些照顾弟弟妹妹们的工作,所以说老大一般他们在长大以后,他们会比较多的让自己处在一个领导者的位置,做决定的位置。


     那么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排行家里边老大的那个孩子一般会比较强势,那他们在伴侣关系当中的位置可能也是更多的处于一种主动的位置,他们会比较多的去做决定。


     但是一般来说,不绝对,就是老大一般因为承担了很多的责任,所以这些很多的责任既赋予了他们做决定的一种权利,但是也限制了他们的自由,所以一般老大长大之后做的工作都是比较踏实的,就是说创造性不高的。


      因为他们从小那种照料者的位置就限制了他们不能有太多的创造性,因为你有太多的创造性就没办法带孩子,没有办法帮父母,所以说这就是一般属于家中老大的同胞位置的孩子他们的一个行为模式。


      一般家里边的老幺会是什么样一个行为模式呢,就是因为家里边老幺因为从小获得家里边比较多的宠爱,父母还有哥哥,姐姐的宠爱,那么他一般老幺得到的物质条件也是相对最好的,就是我们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那就是这个道理。


     那老幺这种孩子长大以后他们的责任感稍微弱一点,就是他们不太习惯于去领导别人或者去发号施令,可能更多的是比较多的关注自己的需要。


     但是老幺正是因为他们从小在一个相对宽松的优越的环境里面长大,那他们长大以后一般就会比较有创造性,或者说思路比较自由,很多老幺长大以后从事的职业是偏那种比较艺术性的,比较有灵活性,自由性的工作,比如说像艺术家,音乐家或者说画家,还有很多老幺长大以后会成为心理咨询师或者成为心理治疗师。


     那大家如果去看我们国内,特别是家庭治疗界这几位有名的大咖,你会发现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家里边年龄比较小的那个孩子,都是老幺。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预约电话:025-84584678
地 址:南京市龙蟠中路329号(陶然苑)203室 (南京电视台对面)
分部地址:南京江东中路奥体名座E座805、806

扫一扫
关注微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南京地区心理咨询